秦拱明、秦佐明、秦祚明,随忠贞侯征战沙场,建功无数,当为吾年轻一辈楷模,着即加封为信武将军,



望诸位爱卿继续勇战沙场,不负朕望,钦此!”



“臣秦良玉领旨,叩谢陛下天恩。”



昭毅将军正三品,信武将军从四品。



这个封赏并不高,例如马祥麟本就在天启元年被天启皇帝晋为三品的指挥使了。



一家数人尽皆封赏,还有一个侯爵,何等的荣耀。



崇祯不用看就知道英国公等一众勋贵的表情,他们越是觉得不可能,那他就越是这么干。



以后若是有机会,一定给秦良玉一个公爵,崇祯知道秦良玉是有这个资格的。



她丈夫马千乘,世袭石柱宣慰使(俗称土司),马千乘被害后,因其子马祥麟年幼,秦良玉于是代领夫职。



秦良玉率领兄弟秦邦屏、秦民屏先后参加抗击建奴、奢崇明之乱、张献忠之乱等战役,战功显赫。



到崇祯十七年,七十岁高龄的秦良玉依旧领兵对抗张献忠。



兄长秦邦屏、秦邦翰泰昌元年(1621)浑河战役中战死。



弟弟秦民屏,天启四年(1624)平定“奢安之乱”中战死。



儿子马祥麟,崇祯十五年(1642)战死于襄阳,儿媳张凤仪,崇祯六年(1633)战死于河南侯家庄。



侄子秦拱明,秦邦屏子,在平定沙普之乱中战死。



一家十一人,九人战死沙场,何等的悲壮。



秦良玉若是不能信任,那整个大明都没有人可以再信任了。



崇祯看着跪谢的众人,心中也暗自感慨,希望他的到来能改变这些对大明忠诚的将领。



待秦良玉谢恩后,崇祯突然道:“看到秦将军,朕诗兴大发,作诗两首赠于秦将军!”



崇祯这番话顿时吸引了群臣的兴趣。



崇祯沉吟了一下:“学就西川八阵图,鸳鸯袖里握兵符。由来巾帼甘心受,何必将军是丈夫。”



不待众人喝彩,崇祯又继续道:“蜀锦征袍自翦成,桃花马上请长缨。世间多少奇男子,谁肯沙场万里行!”



众人脸色瞬间变了。



第一首诗是感慨女将军的英勇善战,大无畏的爱国精神,对秦良玉的肯定。



但第二首诗的后两句,明着夸秦良玉,实际上就是讽刺一般男子的贪生怕死,怯弱无能。



“臣叩谢陛下……”



秦良玉有些哽咽,征战数年,心如磐石,但崇祯的这两首诗让她破防了。



“秦将军,不必多礼,是朕要感谢你们才是!”



崇祯说完,又朝着王承恩点了点头。



王承恩又拿出一道圣旨,大致意思就是说白杆兵辛苦了等等,赏半年军饷。



半年军饷是九两银子,多吗?说多也多,说不多也不多,但这足以令在场的白杆兵将士们欢呼了。



保家卫国这是他们作为军人的使命,即便是没有加饷那也是应该的,现在多给了,皆大欢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昆吾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昆吾并收藏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