惑了一下,随后瞳孔紧缩,立刻折上了信笺匆匆离去。



在东暖阁坐了一会儿后,崇祯突然心血来潮的想到了勇士营,然后带着方勇等八人、还有一众锦衣卫到了勇士营的驻地。



方勇八人也入了勇士营,只是不参加训练,贴身负责崇祯的安全。



刚到营地外,就听见了熟悉的、整齐的一二三四的口号声,营地内若隐若无的传来怒吼声。



“跳下去,快跳……前面就是刀山火海,命令下达,你们都得跳,快……”



“七号,你是没有吃饱吗?中午吃的几大碗都是吃到狗肚子去了吗?”



“趴下去,是手臂和腹部用力,不是翘屁股!”



“六十、六十一……好,再来一个……做到八十个,晚饭奖励一碗酒。”



……



若不是看着飘扬的旗帜和营门口穿着盔甲的军卒,他都以为回到现代了。



进了营地后,数九寒天的,一个个训练场地上,军士们都穿着单衣在做着各种训练。



几天的训练,军士的精气神有了明显的改变。



崇祯让匆匆赶来的曹变蛟该干啥干啥后,自己带着人在营地内慢慢的看着,未来可期。



一连两天,崇祯都是下朝后就去二十六卫营地巡查,偶尔也讲几句打打鸡血。



这一天,崇祯刚从金吾卫回到东暖阁,李若涟就来了:“陛下,宋应星到了,陈振龙去世了!”



刚听见宋应星到了,崇祯心情正好,突然听见陈振龙去世了,心瞬间沉到了谷底。



“怎么回事?细细说说!”



“陛下,锦衣卫赶到长乐县的时候,一打听,陈振龙于万历历四十七年去世了,享年76岁!”



听着李若涟的解释,崇祯暗自松了口气。



若是因为自己的原因让这位冒着生命危险将红薯带回大明的老人死亡,那实在是过意不去。



如今陈振龙去世,那推广土豆和红薯的重任只能交给宋应星了,徐光启虽然也懂农业,还著有《农政全书》,但他的重心应该放在火器的研究上。



“陛下,因为陈振龙去世了,锦衣卫便擅自便将他儿子陈经纶、孙子陈川桂请了回来,请陛下责罚!”



“快宣!”



李若涟的话让崇祯大喜。



片刻后,三人进了东暖阁,齐齐跪了下去给崇祯行礼。



“起来说话,抬起头来!”



三人颤颤巍巍的站了起来,慢慢的抬起头,但都满脸的严肃。



“宋应星,朕记得你是万历四十三年全省第三名的举人,你兄弟是第六名,万历四十四年丙辰科会试落榜,万历四十七年会试、天启二年、五年均落榜,是不是?”



听着崇祯的话,宋应星先是愤怒,认为皇帝在嘲讽他,但转念一想,他算哪根葱轮的到皇帝来嘲讽自己?



随后满脸的羞愧之色,低声道:“学生惭愧,愧对恩师教诲,令先祖蒙羞!”



崇祯嘴角不自觉的抽动了一下,书生都是一个样,祖上有啥出名的人,都以书香门第、名门之后自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昆吾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昆吾并收藏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