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份奏疏,崇祯只是瞟了一眼便放在了龙案上。



两份奏疏的内容差不多,喀喇沁部的奏疏说自己驻牧地大旱,缺少粮食,请大明卖一些给他们。



而袁崇焕的奏疏则是说接到了喀喇沁部的买粮请求,考虑喀喇沁部的地理位置,



以及与大明、建奴的关系,请朝廷允许他卖粮给喀喇沁部三十六家。



崇祯虽然表面很平静,但心中却是翻起了惊天骇浪。



历史上袁崇焕被杀时,罗列了九条罪名,分别是:



一、托付不效;二、专恃欺隐;三、以市米则资盗;四、以谋款则斩帅;五、纵敌长驱;六、顿兵不战;七、援兵四集、尽行遣散;八、兵薄城下;九、潜携喇嘛、坚请入城。



其中第三条就是关于卖粮给喀喇沁等东蒙古的事,因为粮食卖给了东蒙古,结果东蒙古又一转手卖给了建奴。



当时满桂上书说束、伯二部三十六家俱归于建奴,崇祯和朝廷的意思是不能卖,卖了就是资助建奴。



可袁崇焕给的答复是喀喇沁部三十六家原本是大明的藩篱,从未与后金相通,只是迫于建奴武力威胁,只是暂时归附。



如果不卖,会激怒东蒙古喀喇沁部三十六家,



这事后世史学家各有各的看法,有人说这是袁崇焕的无奈,因为朝廷军饷不到位,为了保证辽东军队的稳定,只能卖粮筹集军饷,以免发生哗变。



不管咋说,卖粮是可定发生了的。



可卖粮这事是发生在历史上的崇祯二年二月的事情,现在竟然提前了半年的时间。



历史的轨迹再一次发生了变化。



沉思片刻后,崇祯双眼无意中瞟到了龙案上的建奴和林丹汗的战报,心中猛然一动。



建奴和林丹的大战,最终的结果就是要迫使建奴提前入关。



埋伏的兵马已经在准备了,现在就差怎么将袁崇焕以合适的理由调回来,



让建奴放松警惕了,现在这个不正是合适的理由吗?



“传旨给袁崇焕,第一,不许卖粮,二让他回京,陈述兵事!”



“陛下,这个关头招蓟辽督师回北京城,容易给建奴可乘之机!”



“陛下,卖粮之事,朝廷下一道圣旨即可,无需传袁崇焕回来,请陛下三思!”



孙承宗和袁可立两人大惊,为了一件小事调蓟辽督师回来,有些小题大做了!



“两位爱卿不必惊慌!”



崇祯摆了摆手,轻声道:“英国公张维贤坐镇山海关,距离宁远城只有两百余里,



如果建奴有什么动静,英国公一天就到了,



再说了,现在建奴部分兵力牵制在归化城,一时半会儿也不会攻击宁远。



最后,火器研究院又送了八门红夷大炮,加上原本的十几门,军饷粮草充足,若是再挡不住建奴的进攻,那……”



崇祯话没说完,但意思却是很明显了。



“去拟旨吧,今天拟好,五百里加急送去!”



“臣等告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昆吾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昆吾并收藏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