藩王制度形成于汉代,之前的夏商周都是分封制,一个个诸侯国。



刘邦建立汉朝后,吸取了秦朝大乱而宗室无人领兵的教训,分封自己的子侄,给封地、兵权、人口等。



但管民政的丞相和司法的廷尉必须由朝廷派人,但最终出现了七国之乱,一直到汉武帝的推恩令才让诸侯之患解除掉。



西晋也和汉朝差不多,更过分的是封地内一切都由藩王自己决定,朝廷不管不问,等到司马炎死后,贾南风专权引发八王之乱。



唐朝藩王可以入朝为官参与政事,可以实领或遥领,虽然没有藩王之乱,但最终有了藩镇割据。



宋朝藩王制度承袭唐朝的一部分,也有自己独创,不能世袭,相对算是好的。



崇祯细想着历朝历代的藩王制度,慢慢的验证着自己的想法,关键点问题是既能减少藩王的数量,又不至于引起太大的动荡。



他已经算过了,现在的藩王中,只有德王一脉平均在位是最长的,达到了三十四年。



而现存的藩王平均在位是二十一年时间,也就是说,四十二年后,现在的藩王,都没有了,只剩下郡王了。



大明开国至今,不算自己,历经十五帝,共计在位259年。



除去仁宗和光宗这两位短命的皇帝外,平均在位二十年。



而十五帝中,共计皇子一百零七人,活着封王的七十六人(含皇帝),平均存活五位皇子。



如果按上述数据算,四十二年能历经两帝,在世藩王八位左右(除去两位皇帝),以后大概率是保持在这个数量,这个数量还算是比较理想的。



自己今年才十九岁,大概率还能活四五十年,有的是时间慢慢调整。



“藩王爵位的问题,还有问题吗?有问题就提,没问题那朕就说说其他宗室的问题!”



众藩王沉默了,他们有一大堆的意见,诸如这个一世的时间的计算法方式、他们在位的问题等等。



可他们能提意见吗?敢提意见吗?



皇帝不说这个方案则罢了,说了,那就说明皇帝是反复权衡的过的。



他们就算是想提,皇帝也会有无数的理由驳倒,搞不好直接将他们拉出去砍了。



“既然没问题了,那朕再说说藩王府的事情,自朝廷颁发诏书开始,以后所有藩王就必须居住在北京城,



未得朕的允许,严禁私自出京,违令者,斩!



但北京城内,诸位是自由的。



当然了,等朕打完了周边敌国,宇内澄清的时候,你们到大明各处走走,也不是不行,但必须有锦衣卫随行。



诸位对于这一条,有疑问吗?”



众藩王沉默了片刻,陆陆续续的摇了摇头。



藩王爵位都没有了,居住在哪里还有什么好计较的。



况且,来京之前,通过福王、秦王的状况,他们也猜到了这一点。



皇帝要么不做,要么做了就不会留下任何不可控的危险,眼皮子地下才是最好把控的。



在北京城内自由与地方圈禁在王府内相比,或许北京城的自由才是最好的选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昆吾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昆吾并收藏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