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候肯定要免除赋税的、还地于民的银子也要暂缓,



若是面积扩大到陕西、山西、河南、河北等几省,不止是赋税等等,连商税等等都要受到极大影响,到时候能不能三千万两都够呛。”



众人神色一怔,神色有些哭笑不得。



或许是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强调勤俭节约,或许是经历了太多的战争



或许是经历了太多的战争,百姓被迫逃荒,而只有银子等才是最容易藏匿和带走的,这就给了他们安全。



又或者是苦日子过惯了、财不外露等等因素的影响。



穷苦百姓有了银子之后不是去消费,而是第一时间找地方藏起来。



否则也不会出现明明开采了数亿两白银,而市面上依旧流通不起来了。



如袁可立所说只是一年两千万两的投入,百姓只会存起来,只有等到百姓手中银子真的多起来,诸如能有个十余两的时候。



或者大明盛世真正降临的时候,百姓们才会将银子拿出来消费。



如果按照这个推算,那至少需要三五亿两银子持续输入,才能彻底的激活。



江淮运河这种大事儿不动则已,一动就要一鼓作气,否则修修停停的很容易出现问题,甚至半途而废。



能不能晚几年等银子凑够了再修?



当然不行,因为江淮运河事关商事的全面推动以及河南、安徽、江苏三个省的发展,三省联动进而带动周边诸省。



可以说是事关大明繁华、大明盛世的一个标准之一。



商事不推动起来哪来的商税?没有商税怎么修建浩大的江淮运河?运河不开通,商事怎么推动?



怎么看这都是个无解的问题,勤俭节约的好事儿变成了‘坏事儿’。



这还不只是江淮运河,还有湘桂运河、平陆运河等等的大工程,这些可不是勒紧裤腰带就行的。



一时间,众人眉头紧皱,都思索着从哪里弄来银子。



“诸位爱卿,银子不是问题!”



崇祯突然再次出声了,不待群臣出声,便继续道:“还记得我们今天朝会的主题吧!”



“咦……”



“嗯……”



“呼……”



听着皇帝的反问,一道道惊呼声响了起来,恍然大悟。



今天的主题是什么?清理和同化中南半岛,皇帝让大伙儿说说看法。



他们都还没有来得及出声,只有户部尚书毕自严发表了看法,说是列为未来十年、三十年的头等大事,而且还给出了一系列的分析。



“诸位爱卿,按照毕爱卿所分析,只要将中南半岛给彻底的控制住,调整农业结构,形成良性的循环,那么每年都能一亿两银子的商税,以及粮食的自给自足!



开挖运河的百姓以受灾区域的百姓为主,如此就能让他们拿到的工钱流动起来了。



但这还不够,因为中南半岛的一亿两商税是百姓能消费,前期还是需要我们投入,那么我们就需要从海外补足!”



毕自严瞬间惊醒,脱口而出道:“陛下说的可是海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昆吾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昆吾并收藏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