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了鲍启,摇摇头说道:



“4000米山地上的空气已经开始变得稀薄了,现阶段有的无人机基本都没办法适应这个海拔。”



“而且无人机体型过大的话,我们的运载也会变得困难-——不仅仅是运载,光是把它送到格鲁吉亚都很困难。”



“不切实际.”



“没有不切实际。”



鲍启反过来打断了陈沉,随后说道:



“我在hk几个月,我了解到,北方已经出现了专业化的植保无人机,载重量可以达到30千克,自重才60千克,体积也不大。”



“就算在高原上动力削弱,载重20公斤也没什么问题。”



“最重要的是,我们不需要携带运载。”



“从地图上来看,乌什巴山距离最近的低海拔城镇才不到3公里,无人机完全可以从城镇起飞,远距离接应。”



“基于这个策略,我们可以准备两倍、甚至三倍于作战人员数量的无人机。”



“转移过程中装备可以直接抛弃,等待无人机空投。”



“在编组飞行的情况下,一个人至少可以操控5台无人机,人员安排完全不是问题啊。”



确实。



鲍启所说的一切逻辑都非常合理,甚至已经超越了这个时代普通人的认知。



无人机编组飞行,依托前沿出发阵地对前线进行多梯次物资补给,协助一线人员转移,这哪怕在2024年,都还是相当先进的战法和理念。



并且,编组飞行的技术实现难度也不算大,可操作性也很强。



按照理想情况去计划,这完全是可行的。



可问题是,这个策略有三个死穴。



第一,那么多无人机,怎么运到格鲁吉亚去?



第二,那么多无人机要部署到作战区域附近,怎么不引起那些经验丰富的isa特工的注意?



第三,在稳定性不能得到百分之百保证的前提下,这个计划万一失败,他们还来得及启用备份方案吗?



陈沉眉头紧皱,开口说道:



“我先问第一个问题。”



“这次作战任务预计参与人员是12人,按照你的计划,那就要至少准备24架无人机。”



“这些无人机怎么运到格鲁吉亚?”



鲍启微微一笑,回答道:



“老大,我知道你下一个问题是什么了。”



“我可以同时解决你两个问题。”



“我刚刚查了,乌什巴山是格鲁吉亚境内的著名旅游区,虽然没有滑雪场之类的大型设施,但游客还是不少的。”



“既然有游客,就一定有旅行社。”



“既然有旅行社,就一定有管理部门,或者其他运营公司。”



“他们难道就没有巡视需求吗?”



“我们可以以安全巡视无人机、雪崩救灾无人机的名义向格鲁吉亚出口无人机,然后由当地公司接收部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5)

章节目录

烈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嘟嘟雪球来啦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嘟嘟雪球来啦并收藏烈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