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道:



“爱卿此谏实及谋国之言。



那爱卿以为,当把安南和蒲甘两地的百姓迁移到哪里。



又该从哪里迁移百姓到这两地呢?”



刘禅问完了之后,赵鼎便开口说道:



“回官家,两年多以前,岳元帅北伐拿下的州县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理之后,虽已基本稳定,但人心空虚一直是亟待解决的大问题。



因此,臣以为可安南和蒲甘的百姓当优先迁移往这些地方,以充实人口。



尤其是邓州、唐州、蔡州、颖州、泗州、海州一线,应该考虑第一批迁移。



待这一批移民完全稳定了之后,再考虑继续往北谁进。”



赵鼎说到这里,朝堂上已经有了嗡嗡的议论声。



但赵鼎并没有在意这些议论,而是接着说道:



“至于迁住安南和蒲甘两地的百姓,臣以为江陵府、常德府和隆兴府三地迁移。



以臣的测算,首批迁移百姓五十万较为合适,待这些百姓在当地安稳下来之后,再考虑迁移第二批。”



谁知道,他说完了这后,大臣们却是炸了。



他刚一说完,就立刻有一人出列。



“官家,臣反对!”



刘禅顺着声音一看,原来是御史陈中。



“陈卿反对什么?”



“官家,安南、蒲甘之民乃贱民也,岂能将他们安置在邓州、唐州、蔡州、颖州、泗州、海州这样的膏膄之地?



而且,这几个州距离旧都太近,如果金国哪天再兴兵祸的话,这些州县随时可能成为对敌前线。



而这些贱民新附,一旦战事临身,难保其不会与我大宋离心离德。



万一他们要是战时投了敌,那我大宋危矣。



因此,臣反对将他们迁移到这些地方。”



陈中说完了之后,刘禅板着脸说道:



“陈卿,安南和蒲甘虽是新附,但他们现在也是朕的子民,朕不希望再听到有人称呼他们为贱民。



懂了吗?”



刘禅这话说完了之后,陈中脸色颇为意外,但他并没有在这个问题上多纠缠,而是直接应道:



“臣知罪!”



见他认错之后,刘禅才问道:



“那陈卿以为,当把他们迁到哪里?”



“回官家,臣研究过雷州、琼州两地的环境,发现这两地的气候极其适合种植甘蔗。



但因为人口匮乏,产量极其有限。



臣以为正当把他们迁到这两地充实人口,扩大甘蔗种植,如此一来,便可产出更多的糖为宫中所用。”



陈中的话一说完,刘禅马上主来了兴趣。



糖这东西有多珍贵,刘禅可是清楚的很。



如果陈中说的话是真的,那倒确实是个好办法。



“陈卿以为,当往这两地迁移多少人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大宋:你不写出师表,朕怎么守家?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佚名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佚名并收藏大宋:你不写出师表,朕怎么守家?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