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这个贷款。



可是,只要是科举,就总有考不上的。



那些考不上的人怎么办?



朕岂能忍心让朕的子民,背着贷款过一辈子?”



刘禅满心忧虑的说完了之后,高软软却是毫不犹豫的说道:



“考不上那岂不是更好?”



“你说什么?



考不上更好?



爱妃你知道你自己在说什么吗?



就算你只要半成利息,一个月也是十贯钱。



他们如果考不上,就只有回家继续一边种地一边读书。



想要靠着种地还钱?



别说两千贯的本金了,一个月还十贯钱的利息,他们都不一定受得了。



你干脆直接逼死他们算了。”



“......”



实在没忍住,再次翻了个白眼儿之后,高软软才说道:



“官家,臣妾只说他们考不上更好,可没说让他们回去种地啊。”



“不种地他们还能干什么?”



“咱们花费无数心血办个学校,他们贷款两千贯来学会了技术。



结果,学完之后继续回家种地?



官家您想什么呢?



他们要是考不上的话,当然是进工坊里挣钱啊。”



“进工坊?”



“对呀!



像他们这种识文断字儿还明理,又懂技术的人,就了工坊可是能挣大钱的。



比如咱们的矿山上,如果有学会探矿技术的学子愿意去,臣妾一个月至少能给他五十贯。



他要是能探出来大矿,臣妾还能给他喜钱。



只要他找一个大矿,喜钱就足够他还清所有的贷款。



再比如采矿,如果他们能用自己学到的技术,帮着矿山上改进一下儿采矿的工艺,您觉得臣妾能亏待了他?



还有朝廷的铁路工地上,如果那些学会了测绘的学子愿意去,官家舍得亏待了他们?”



高软软这么一问,刘禅瞬间明白了她的打算。



然后,他便赶紧回道:



“那不能,绝对不能啊。



这可是朝廷急缺的人才,朕怎么舍得亏待他们呢。”



说完了之后,他才嘿嘿笑着问道:



“爱妃啊,你是早就想好了要这样做吗?”



“那当然!



以前的学子,平时就钻在家里读书,到了大比之年才出来考一下儿。



要是考上了,就出来做官。



要是考不上,就继续回家钻在家里读书。



有些学子都几十岁了,却除了读书之外啥事儿没做过。



甚至,有些学子连麦苗和韭菜都分不清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大宋:你不写出师表,朕怎么守家?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佚名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佚名并收藏大宋:你不写出师表,朕怎么守家?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