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72章
然而,他问完了之后,却看到刘禅的脸上满是迷茫。
“这这话有什么不能传出去的吗?”
刘禅一脸迷茫的样子,把秦桧也给整不会了。
因为他能看出来,这是真的迷茫,而不是装的。
于是,他马上跟着回道:
“这话当然不能传出去啊。”
“为啥呀?”
“官家,臣不是说了嘛,这会影响您教化万民啊。”
“啥?秦副相你觉得这会影响朕教化万民?”
“那肯定的呀!”
他这话刚一说完,就见刘禅立刻板起了脸。
“秦副相,虽然朕一直很看重你。
但是,今天朕却不得不批评你了。”
“啊?
咱不是在说元帅的事儿吗?
您批评我干啥呀?”
“儒生四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秦副相你没能做到齐家,朕不该批评你吗?”
“什么?
臣怎么就没做到齐家了?”
“你竟然会觉得刚才的话传出去会影响朕教化万民,一看你就没带过儿子。
你连儿子都不带,你齐的什么家?”
刘禅的话说完了之后,秦桧只感觉脑瓜子嗡嗡的,这都什么跟什么呀。
但这事儿关系到官家到底是在替岳飞开脱,还是真觉得他有问题。
所以,他也管不了那么多了。
双手一礼,便张嘴问道:
“官家,臣愚钝。
实在是没听懂,您这一番话,到底是怎么联系起来的?”
“呃?
你没听懂?”
“嗯!”
“好嘛,刚才朕还怕冤枉了你了。
现在看来,你是真没带过孩子啊。”
“啊?”
“别啊了!
朕来问你,孩子不听话了,应该怎么办?”
“那当然是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啊!”
“错!
孩子不听话,打一顿就好了。”
“什么?”
看着一脸懵逼的秦桧,刘禅认真的说道:
“正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那一套,想想就行了。
孩子熊起来,可不会听你说什么。
所以,带过孩子的人都知道,最好的办法就是先打一顿。
打的疼了,他自然就会听你讲道理。”
说完这些之后,刘禅马上又认真的问道:
<
“这这话有什么不能传出去的吗?”
刘禅一脸迷茫的样子,把秦桧也给整不会了。
因为他能看出来,这是真的迷茫,而不是装的。
于是,他马上跟着回道:
“这话当然不能传出去啊。”
“为啥呀?”
“官家,臣不是说了嘛,这会影响您教化万民啊。”
“啥?秦副相你觉得这会影响朕教化万民?”
“那肯定的呀!”
他这话刚一说完,就见刘禅立刻板起了脸。
“秦副相,虽然朕一直很看重你。
但是,今天朕却不得不批评你了。”
“啊?
咱不是在说元帅的事儿吗?
您批评我干啥呀?”
“儒生四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秦副相你没能做到齐家,朕不该批评你吗?”
“什么?
臣怎么就没做到齐家了?”
“你竟然会觉得刚才的话传出去会影响朕教化万民,一看你就没带过儿子。
你连儿子都不带,你齐的什么家?”
刘禅的话说完了之后,秦桧只感觉脑瓜子嗡嗡的,这都什么跟什么呀。
但这事儿关系到官家到底是在替岳飞开脱,还是真觉得他有问题。
所以,他也管不了那么多了。
双手一礼,便张嘴问道:
“官家,臣愚钝。
实在是没听懂,您这一番话,到底是怎么联系起来的?”
“呃?
你没听懂?”
“嗯!”
“好嘛,刚才朕还怕冤枉了你了。
现在看来,你是真没带过孩子啊。”
“啊?”
“别啊了!
朕来问你,孩子不听话了,应该怎么办?”
“那当然是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啊!”
“错!
孩子不听话,打一顿就好了。”
“什么?”
看着一脸懵逼的秦桧,刘禅认真的说道:
“正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那一套,想想就行了。
孩子熊起来,可不会听你说什么。
所以,带过孩子的人都知道,最好的办法就是先打一顿。
打的疼了,他自然就会听你讲道理。”
说完这些之后,刘禅马上又认真的问道: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